最近在查字典時發現「憬」這個字蠻有意思的,它的憬 讀音是ㄐㄧㄥˇ,跟「景」同音。這個字在台灣日常生活中雖然不算常見,但在一些文學作品或正式場合還是會出現。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字的用法和相關知識,順便分享幾個實用的例子。
「憬」這個字由「心」和「景」組成,從部首就能猜到它跟心理狀態有關。根據教育部辭典的解釋,主要有兩種意思:一是「覺悟、醒悟」,比如「憬悟」;二是「遠行的樣子」,像是「憧憬」。有趣的是,雖然第二種意思現在比較少用,但在古文中會看到「憬彼」這樣的用法,描述遠行的樣子。下面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幫助大家快速掌握:
讀音 | 部首 | 筆畫 | 常見詞彙 | 意思 |
---|---|---|---|---|
ㄐㄧㄥˇ | 心 | 15畫 | 憧憬 | 嚮往、期待 |
ㄐㄧㄥˇ | 心 | 15畫 | 憬悟 | 覺醒、明白 |
說到「憧憬」,這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用法了。年輕人常說「我對未來充滿憧憬」,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記得學生時代寫作文,老師就特別喜歡我們用這個詞,聽起來比較文雅又有深度。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會把「憧憬」誤寫成「瞳景」或「憧景」,其實正確寫法是「豎心旁」加「童」,再配上「景」字。
另外在佛教用語中,「憬悟」這個詞也經常出現,意思是覺悟、醒悟。雖然現代口語中比較少用,但在一些心靈成長的書籍或講座裡,還是會聽到老師們提到「人生需要憬悟的時刻」這樣的說法。這個字給人的感覺很有意境,像是從迷惘中突然看清了什麼,帶點詩意的美感。
憬怎麼唸?正確發音教學一次搞懂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憬」這個字怎麼唸,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會把這個字念錯!今天就來幫大家徹底搞懂「憬」的正確發音,以後看到這個字就不會再唸錯啦~
「憬」這個字在台灣最常見的讀音是「ㄐㄧㄥˇ」,也就是第三聲的「景」。不過有些人會把它誤讀成「ㄐㄧㄥˋ」(第四聲)或是「ㄐㄧㄥ」(第一聲),這都是不正確的唸法喔!這個字其實蠻常出現在成語「憧憬」裡面,下次聽到有人說「我對未來充滿ㄔㄨㄥˊㄐㄧㄥˇ」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唸對啦!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這個字的發音,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正確讀音 | 常見錯誤讀音 | 例句 |
---|---|---|
ㄐㄧㄥˇ (第三聲) | ㄐㄧㄥˋ (第四聲) | 他對這份工作充滿憧憬 |
ㄐㄧㄥˇ (第三聲) | ㄐㄧㄥ (第一聲) | 這幅畫讓人產生無限憧憬 |
其實「憬」這個字本身就有「醒悟、覺悟」的意思,在古文中比較常見。現代中文裡雖然單獨使用的情況不多,但還是會出現在一些文學作品或是比較正式的場合。像是「憬然有悟」就是一個蠻文雅的說法,表示突然明白過來的樣子。
說到這裡,順便教大家一個小技巧:如果你不確定一個字怎麼唸,可以試著找找看它常出現在哪些詞彙裡。像「憬」這個字最常出現在「憧憬」這個詞,記住「憧憬」唸「ㄔㄨㄥˊㄐㄧㄥˇ」,自然就會記得「憬」是唸第三聲啦!這種聯想記憶法對學習中文發音真的很有幫助喔~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憬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台灣人常用解釋」,其實這個字在台灣日常生活中不算太常見,但還是值得來聊聊它的用法。憬讀作「ㄐㄧㄥˇ」,最常見的意思是「醒悟、覺悟」的感覺,像是突然想通什麼事情的那種狀態。
在台灣,這個字比較常出現在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像是「憧憬」這個詞就蠻常看到的,意思是對某件事物懷抱著美好的想像。舉個例子,很多年輕人會說「我對未來充滿憧憬」,就是在表達對未來的期待和嚮往。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單獨用「憬」這個字的情況真的很少見,通常都是和其他字組合成詞來使用。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常見包含「憬」字的詞語和用法:
詞語 | 發音 | 意思 | 使用情境 |
---|---|---|---|
憧憬 | ㄔㄨㄥ ㄐㄧㄥˇ | 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 「他對留學生活充滿憧憬」 |
憬悟 | ㄐㄧㄥˇ ㄨˋ | 突然明白、覺悟 | 「經過老師開導,他終於憬悟」 |
憬然 | ㄐㄧㄥˇ ㄖㄢˊ | 醒悟的樣子 | 「聽到這番話,他不禁憬然」 |
有趣的是,雖然「憬」這個字本身有醒悟的意思,但在台灣口語中,我們更習慣用「突然想通」、「恍然大悟」這樣的說法。只有在比較文雅的場合,或是寫文章的時候,才會用到「憬悟」這樣的詞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台灣人看到這個字會覺得有點陌生,因為平常真的不太會用到。
另外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可能會把「憬」和「景」搞混,雖然發音相同,但意思完全不一樣。「景」是指風景、景象,而「憬」則是跟心理狀態有關。在打字的時後也要注意選字,不然可能會鬧出笑話喔!
最近在學中文的朋友問我:「憬的部首是什麼?快速查字典小技巧」,這個問題其實很實用耶!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認識的字,第一個反應就是查字典,但如果不清楚部首就很容易卡關。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查字典小撇步,讓你遇到生字也能快速找到答案。
首先要知道「憬」這個字是由「心」字旁加上「景」組成的,所以它的部首就是「心」部。在台灣常用的字典裡,像是《國語辭典》或《新編國語日報辭典》,都是按照部首來編排的。如果你不確定一個字的部首,可以試試看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 | 具體操作 | 適用情況 |
---|---|---|
觀察字形 | 看這個字最明顯的偏旁 | 像「憬」明顯是心字旁 |
數筆畫 | 先數總筆畫再找相近部首 | 適合結構複雜的字 |
手機手寫 | 直接寫出來讓APP辨識 | 科技時代最方便 |
其實現在用手機查字超方便的,像是教育部《國語辭典》的網站或是APP,直接輸入「憬」就會顯示部首和解釋。不過傳統的紙本字典還是有它的魅力啦,特別是那種翻頁的感覺,很有讀書的fu。我自己習慣先看字形猜部首,真的找不到才會用手機,這樣比較能記住字的結構。
說到查字典,台灣小學老師都會教「部首查字法」,這真的是基本功。像是「憬」這種有明顯偏旁的字,通常偏旁就是部首。但有些字比較特別,像「為」的部首是「爪」、「發」的部首是「癶」,這就要靠平時多累積經驗了。建議可以準備一本小筆記本,遇到特別的部首就記下來,慢慢就會越記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