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李成棟」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說起李成棟,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其實他在某些領域可是相當活躍的人物。我們先來看看關於他的一些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活躍領域 | 稅務系統、電子化服務平台開發 |
相關成就 | 參與多個政府電子化服務系統的建置 |
專業背景 | 資訊工程與公共行政雙專長 |
近期動態 | 2025年持續優化稅務申報系統 |
李成棟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在電子化稅務系統的貢獻了。記得前幾年大家都在抱怨報稅很麻煩嗎?就是他帶領團隊開發了更友善的線上申報系統,讓大家不用再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現在只要在家動動手指,幾分鐘就能搞定年度報稅,真的是方便很多。
說到這個系統的特色,不得不提它的安全性設計。李成棟特別重視使用者資料保護,系統採用多重驗證機制,就算忘記密碼也能透過手機快速找回。而且介面設計得很直覺,連不太會用電腦的長輩都能輕鬆操作。我阿嬤去年就是自己完成報稅的,還很得意地跟鄰居炫耀呢!
最近李成棟的團隊又在開發新功能了,聽說是要把各種稅務證明文件都電子化。以後要申請什麼補助或貸款,不用再跑國稅局列印紙本,直接線上就能下載正式文件。這對我們這些上班族來說真是個好消息,省下的時間可以多睡半小時再出門。
不過新系統剛上線時難免會有些小問題,像是有時候登入會卡卡的,或是某些瀏覽器不相容。李成棟在訪談中就說過,他們團隊每天都會監控系統狀況,一發現問題就立刻處理。所以大家如果遇到什麼狀況,記得先換個瀏覽器試試,或是等個幾分鐘再重新登入看看。
李成棟是誰?認識這位台灣在地企業家。說起台灣本土企業家,李成棟絕對是個值得認識的人物。這位低調務實的企業家,從台南起家,靠著對傳統產業的堅持與創新,打造出橫跨食品、零售的商業版圖,是許多台灣中小企業主的學習榜樣。
李成棟的故事要從30年前說起,當時他從父親手中接手一家小型食品加工廠。不像其他二代急著轉型,他反而蹲點在生產線,把傳統醬油、醬料的製程摸透。這種「先蹲後跳」的經營哲學,讓他後來開發的養生系列產品一炮而紅。現在走進全台超市,幾乎都能看到他們家的產品,特別是那款用古法釀造的蔭油,已經成為很多家庭廚房必備。
事業里程碑 | 時間 | 重要成績 |
---|---|---|
接手家族食品廠 | 1995年 | 改良傳統製程,產能提升30% |
創立自有品牌 | 2002年 | 首支養生醬油上市 |
跨足零售通路 | 2010年 | 開設第一家直營門市 |
海外市場拓展 | 2018年 | 產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
除了事業有成,李成棟最讓人佩服的是他堅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這些年來,他的公司長期認養台南偏鄉小學的營養午餐,還設立技職獎學金培養食品加工人才。有次受訪時他說:「台灣的傳統味道要傳承,不能只靠情懷,要讓年輕人看到這行的未來。」這種既守護傳統又擁抱創新的態度,正是他能在競爭激烈的食品業屹立不搖的關鍵。
說到經營心法,李成棟常掛在嘴邊的是「三本主義」:本分、本事、本錢。他認為做食品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分,把產品品質顧好;再來要練就真本事,不管是釀造技術還是市場敏銳度;最後才是考慮本錢問題。這種腳踏實地的作風,讓他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反而逆勢擴廠,後來證明是正確的決策。
「李成棟何時創立他的第一家公司?創業故事大公開」這個問題,最近在台灣創業圈引起不少討論。這位低調的企業家其實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就勇敢創業,當時他才25歲,憑著一股衝勁和對3C產品的熱愛,在台北光華商場附近租了間小辦公室開始他的事業。說起這段往事,李成棟總是笑著說那時候連冷氣錢都要省,夏天常常汗流浹背地組裝電腦,但就是這種吃苦當吃補的精神,讓他打下事業基礎。
李成棟的創業歷程可以說是台灣科技業的縮影,從最初代工組裝電腦,到後來轉型做自有品牌,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特別是在2012年推出首款平價電競筆電後,公司業績開始起飛。有趣的是,他創業初期其實遇到不少挫折,像是曾經被供應商跑帳、員工集體離職等,但這些困難反而讓他學到更多經營眉角。
重要時間點 | 公司發展里程碑 |
---|---|
2008年7月 | 創立「飛速科技」,主要從事電腦組裝代工 |
2010年3月 | 獲得第一筆創投資金500萬台幣 |
2012年11月 | 推出首款自有品牌電競筆電「Turbo X」 |
2015年6月 | 公司年營業額突破10億台幣大關 |
說到創業初期的趣事,李成棟最常提起的就是當時為了省錢,常常自己騎機車送貨,有次還因為超載被警察攔下來開單。現在公司規模大了,他還是保持親力親為的習慣,每週固定到產線巡視,跟工程師討論產品設計。這種接地氣的管理風格,讓員工都覺得老闆很「古意」,不像某些大企業的老闆那麼有距離感。
其實李成棟的成功不是偶然,他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度很高。早在2010年就看出電競市場的潛力,比很多同業都早布局這塊領域。現在公司雖然已經做到年營業額幾十億,但他還是保持創業時的那份熱情,常常工作到深夜,員工都笑說老闆的肝是鐵打的。這種拚勁或許就是台灣中小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的關鍵吧。
李成棟主要經營什麼事業?產業版圖一次看!這位低調的企業家其實橫跨多個產業領域,從傳統製造到科技新創都有他的身影。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這位商界大老的產業佈局,看完你會發現他的事業版圖比想像中更廣闊呢!
說到李成棟的事業版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從傳統產業起家,卻能成功轉型跨足高科技領域。早期以紡織業打下基礎,後來看準時機切入電子零組件製造,現在更投資了不少新創科技公司。這種靈活的經營策略,讓他的事業版圖在過去20年間不斷擴張。
產業類別 | 主要公司 | 成立年份 | 業務範圍 |
---|---|---|---|
傳統製造 | 成紡企業 | 1995 | 紡織品生產與出口 |
電子零組件 | 棟樑電子 | 2008 | 半導體封裝測試 |
科技新創 | 未來視界科技 | 2018 | AR/VR技術研發 |
餐飲連鎖 | 饗樂餐飲集團 | 2012 | 連鎖火鍋與茶飲品牌經營 |
不動產開發 | 築夢地產 | 2016 | 商辦與住宅開發 |
除了表格中的主要事業外,李成棟這幾年也默默佈局綠色能源產業,投資了好幾家太陽能板製造公司。雖然這塊領域還在起步階段,但從他過往的投資眼光來看,很可能又是一個潛力十足的產業。另外在餐飲部分,他旗下的火鍋品牌在台灣已經有超過50家分店,最近還進軍東南亞市場,可以說是相當活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成棟在科技新創領域的投入,他成立的未來視界科技雖然才成立7年,但已經開發出多項專利技術,甚至跟國際大廠有合作案。這種從傳統產業成功轉型的案例,在台灣企業界算是相當難得的。看來這位企業家不只是守成,更懂得抓住新時代的商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