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字部首原來是這個!90%人都搞錯 | あくび的漢字秘密 欠部藏玄機 | 次字怎麼寫?部首筆畫一次看懂

最近在學日文的時候,突然發現「あくび」(打哈欠)這個單字跟中文的「欠」字部首有關聯,讓我對「次 部首 あくび」這個主題產生了興趣。原來漢字的構造真的很有趣,一個簡單的部首背後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故事。

說到「欠」這個部首,它在日文裡經常出現在跟嘴巴動作有關的字,像是「飲む」(喝)、「歌う」(唱)等等。而在中文裡,「欠」部最常見的字大概就是「次」了。你知道嗎?「次」這個字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它的部首其實是「欠」喔!這點可能很多人都沒注意到。

漢字 部首 日文讀音 中文意思
下一個
あくび 打哈欠
のむ

其實「欠」這個部首原本就是畫一個人張大嘴巴的樣子,所以跟「あくび」這種動作特別有關聯。在古時候的甲骨文裡,「欠」就是一個側面的人形,嘴巴張開好像在打哈欠或說話的樣子。這種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真的很有意思,看久了會發現漢字就像是一幅幅小漫畫。

說到「次」這個字,它在日文裡讀作「じ」,意思是「下一個」。這跟中文的用法其實很相似,我們也會說「下次」、「次序」。有趣的是,雖然「次」的部首是「欠」,但現代人寫這個字的時候,常常會忽略掉右邊那個小小的「欠」部特徵,變成像是「冫」部的錯覺。這也難怪很多人會搞不清楚「次」的真正部首是什麼。

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發現這種跨語言的關聯性真的讓人很驚喜。像是「欠伸」這個詞,在中文裡就是指打哈欠和伸懶腰的動作,而日文的「あくび」剛好就是對應到「欠」這個部分。這種文字間的共通性,讓我們在學習外語的時候多了不少有趣的發現。

次 部首 あくび

1. 為什麼打哈欠會用到「欠」這個部首?原來跟身體動作有關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打哈欠」的「欠」會用這個部首呢?其實這個字跟我們的身體動作超級有關聯的啦!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小知識,看完保證你下次打哈欠的時候會忍不住觀察自己的動作喔~

在古時候造字的時候,「欠」這個字本來就是描繪一個人張大嘴巴的樣子。仔細看甲骨文和金文的「欠」字,根本就是一個側面的人張開嘴巴的圖案,超級生動的!而且這個部首在很多跟嘴巴動作有關的字裡面都會出現,像是:

漢字 意思 與「欠」部首的關聯
用嘴吐氣 需要張開嘴巴
唱歌 需要張開嘴巴發聲
喝水 需要張開嘴巴

說到打哈欠這個動作,根本就是「欠」字的真人版演示啊!當我們覺得累或想睡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張大嘴巴、深深吸氣,有時候還會伸懶腰,整個過程就是「欠」這個字的最佳詮釋。而且你有發現嗎?打哈欠的時候下巴會往下拉,這個動作在古代被認為是「欠缺」精神的表現,所以用「欠」來表示真的很貼切。

有趣的是,不只中文這樣形容,其他語言也有類似的說法。像是日語的「欠伸」(あくび)也是用「欠」這個字,韓語的「하품」雖然寫法不同,但發音跟「哈欠」也有點像呢!這種跨文化的相似性真的讓人覺得很神奇,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對打哈欠有共同的認知。

下次當你看到朋友在打哈欠的時候,不妨仔細觀察他的嘴巴動作,是不是跟「欠」這個字的造型超級像?而且你知道嗎,打哈欠其實是身體在幫我們增加血氧量,讓大腦保持清醒的小撇步喔!

2. 你知道「次」字的部首是什麼嗎?台灣人常搞錯的小知識

大家寫字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次」字的部首是什麼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很多台灣人都會答錯喔!平常我們查字典的時候,可能會直覺認為「次」的部首是「冫」(兩點水),但其實正確答案是「欠」部啦!是不是有點意外?這種小細節真的很容易被忽略,連小編自己以前也搞錯過呢。

說到部首的選擇,其實是有一定規則的。教育部公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就有明確規定,像「次」這種字,雖然左邊有「冫」,但因為整個字的結構關係,還是歸在「欠」部比較合適。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幾個容易搞錯部首的字:

常見誤認部首 正確部首

其實這種部首的選擇跟字的演變歷史有關。像「次」字在古代金文中,本來就是由「欠」和「二」組成的會意字,表示打哈欠時口中吐出的氣息。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所以說,學中文字真的不能只看表面,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也很有趣呢!

下次查字典的時候,不妨多注意一下這些小細節。像「歡」字也是歸在「欠」部,而不是「雚」或「又」;「欲」字則是歸在「欠」部,不是「谷」部。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很容易搞混的地方。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查字典,總是強調要先找對部首,現在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啊!

次 部首 あくび

3. あくび的漢字寫法「欠伸」是怎麼來的?日本漢字小故事。這個看似簡單的日語詞彙,其實藏著有趣的漢字演變過程呢!你知道嗎?「欠伸」這兩個漢字組合起來表示打哈欠,可不是隨便湊在一起的,而是有它特別的由來喔。

首先來看「欠」這個字,在中文裡本來就有「不足」、「缺少」的意思,但在日語中它還延伸出「張開嘴巴」的意象。想想我們打哈欠時,不就是會不自覺地張大嘴巴嗎?而「伸」字就更直觀了,完全就是「伸展身體」的動作。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完美捕捉了打哈欠時那種嘴巴張開、身體伸展的模樣,日本人造詞真的很有畫面感耶!

漢字 中文意思 日語延伸義 與打哈欠的關聯
缺少、不足 張開嘴巴 打哈欠時嘴巴張開的動作
伸展、延長 身體舒展 打哈欠時常伴隨的伸展動作

有趣的是,這個詞在日語裡讀作「あくび」(akubi),跟中文的「哈欠」發音完全不同,但寫出來卻是用漢字「欠伸」。這種「和製漢語」的現象在日本很常見,他們會用漢字來表達日語原本就有的概念,創造出獨特的漢字用法。像「勉強」(學習)、「切手」(郵票)都是類似的例子。

說到打哈欠的動作,其實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記載。《黃帝內經》裡就提到「欠」是人體氣血不足時的自然反應。不過日本人把「欠」和「伸」組合起來專指打哈欠,這種用法在中文裡倒是沒有。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日語要用「欠伸」來寫あくび了吧?下次打哈欠的時候,不妨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會同時做出「欠」和「伸」這兩個動作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