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好處多!5個你不知道的優點 | 在家種樹超簡單,新手必看指南 | 種樹也能賺錢?3種意想不到的經濟價值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走在路上都想找樹蔭躲太陽,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跟著阿公去種樹的時光。種樹不只是挖個洞把樹苗放進去那麼簡單,其實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而且種對樹種真的很重要,不然辛苦種下去可能活不了幾年。

台灣常見適合種植的樹種與特性

樹種 適合環境 成長速度 特別注意事項
樟樹 全台低海拔 中等 根系發達要留足夠空間
台灣欒樹 都市、公園 秋季會落葉要定期清理
茄苳 郊區、校園 樹形優美但怕強風
光臘樹 行道樹 中等 耐污染適合都市
相思樹 山坡地 可防止土石流但壽命較短

記得第一次種樹時,阿公教我怎麼判斷土壤狀況,他說要先用手捏捏看土質,太黏的要混些砂土,太鬆的要加點有機肥。挖洞的深度也很講究,大概要比樹苗的根球再深個20公分,這樣新根才有空間往下長。種下去後的第一年最關鍵,要定期澆水但不能過量,特別是夏天正午千萬不能澆,會把樹根燙傷。

現在很多社區都會舉辦種樹活動,但常常看到大家種完樹就沒後續照顧了。其實種樹後的三年內都要特別照顧,像是固定樹幹的支架要適時調整,不然會勒住樹皮影響生長。還有就是要觀察樹葉的狀況,如果發現葉子變黃或長蟲,就要趕快處理。我鄰居去年在陽台種了棵小楓樹,每天下班都會跟它說話,結果長得特別好,看來植物真的能感受到人的用心呢。

種樹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走在路上都快被曬成人乾了對吧?這時候就讓人想到「台灣人為什麼要種樹?5個在地化的好處」這個話題。其實在我們這個海島型氣候的地方,種樹不只是為了好看,還有很多超實際的用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人最懂的好處。

首先就是降溫效果超級有感!你有沒有發現,有樹蔭的地方跟光禿禿的柏油路溫度可以差到5度以上?特別是在都市裡,那些水泥建築跟馬路整天都在吸熱,種樹就像天然的冷氣機一樣。像台北市這幾年在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種了很多樹,附近的居民都說夏天真的沒那麼悶熱了。

再來是颱風來的時候,樹木根本就是我們的防護罩。台灣每年都要面對好幾個颱風,沿海地區如果沒有防風林,那些強風直接灌進來真的會很可怕。像雲林麥寮那邊的防風林就幫當地減少了很多風災損失,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啊!

好處 具體例子 適用區域
降溫 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六都都會區
防風 減緩颱風侵襲威力 沿海鄉鎮
淨化空氣 吸附PM2.5懸浮微粒 工業區周邊
水土保持 防止土石流發生 山坡地
生態保育 提供鳥類棲息地 各濕地公園

說到空氣品質,現在PM2.5問題這麼嚴重,樹木就是最天然的濾網。台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就發現,有種樹的社區空氣真的比較好,那些樹葉會把髒東西都攔下來。而且樹木還會釋放芬多精,走到公園裡深呼吸幾下,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水土保持這點更是不能忽略,每次颱風過後看新聞,那些土石流災情真的很嚇人。像南投山區有些部落開始恢復傳統的造林方式,結果這幾年就算下大雨也很少聽到坍方的消息。樹根就像天然的網子,把土壤牢牢抓住,這比什麼工程都有效。

最後是生態保育的部分,台灣其實有很多特有種的動植物,牠們都需要樹木當家。像台北植物園那些老樹,上面住了多少鳥類跟松鼠啊!有時候早上經過,聽到鳥叫聲整個心情都好了,這種自然的聲音比手機鈴聲悅耳多了對吧?

新手如何種樹?簡單5步驟讓你變綠手指

最近越來越多人想在家種樹,但新手常不知道從何開始。其實種樹沒想像中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你也能輕鬆當個綠手指!今天就來分享超實用的種樹技巧,讓你的小樹苗健康長大。

種樹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注意的是季節選擇,台灣最適合種樹的時間是春天(3-5月)和秋天(9-11月),這時候氣溫適中,樹苗比較容易存活。再來就是要準備好工具,基本款就夠用了,不用買太專業的設備。記得挑選適合當地氣候的樹種,像台灣常見的樟樹、榕樹、台灣欒樹都很適合新手入門。

必備工具 用途說明
鏟子 挖土坑用,建議選結實耐用的
水桶 澆水或調配營養液
手套 保護雙手,避免受傷
有機肥 提供樹苗初期養分

5個簡單種樹步驟

  1. 選對位置:先觀察家裡或社區的環境,樹木需要陽光,每天至少要有4-6小時日照。也要注意空間是否夠大,避免將來樹根破壞建築物。

  2. 挖適當的坑:坑的大小很重要,一般建議是樹苗根部土球的2-3倍寬,深度則要讓樹的根頸部(樹幹基部膨大處)略高於地面。挖完後記得把坑底的土鬆一鬆,幫助根系發展。

  3. 正確種植:把樹苗放進坑裡,扶正後開始回填土壤。填土時要分層壓實,避免留下大空隙。可以在土裡混些有機肥,但不要直接接觸根部,以免燒根。

  4. 澆水技巧:種好後要馬上澆透水,這叫做「定根水」。之後的澆水頻率要看天氣,原則上是土壤表面乾了再澆,每次都要澆透。夏天可能需要每天澆,冬天可以2-3天一次。

  5. 後續照顧:前3個月是關鍵期,要定期檢查樹苗狀況。如果發現葉子變黃或掉落,可能是水太多或太少。也可以適量施肥,但切記「少量多次」原則,過量反而會傷害樹木。

種樹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環保,想在自家院子或社區種樹,但你知道什麼時候最適合在台灣種樹?季節選擇指南其實很重要嗎?台灣氣候特殊,選對時間種樹存活率會差很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撇步。

台灣雖然四季如春,但種樹還是要避開極端天氣。一般來說,春季(2-4月)是最理想的時機,這個時候氣溫適中、雨水充足,樹苗容易扎根。特別是梅雨季來臨前,土壤濕度剛剛好,樹木生長速度會特別快。不過要注意,北部和東部春季多雨,種植後要留意排水問題,避免爛根。

夏季(5-8月)其實不太推薦,尤其7-8月颱風季,剛種下的樹木根系還沒穩固,很容易被強風吹倒。而且高溫炎熱,水分蒸發快,除非你能每天澆水照顧,不然小樹苗很容易枯死。如果真的要在夏天種,建議選耐旱樹種像是樟樹或相思樹,存活率會高一點。

季節 適合程度 注意事項
春季 ★★★★★ 避開連續雨天
夏季 ★★☆☆☆ 選耐旱樹種
秋季 ★★★★☆ 注意東北季風
冬季 ★★★☆☆ 避開寒流

秋季(9-11月)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10月過後氣溫轉涼,樹木進入生長緩慢期,這時候移植比較不會傷到根系。但要注意北部和東部會有東北季風,新種的樹苗最好加裝防風支架。中南部秋天相對穩定,種下去到隔年春天前都有足夠時間讓樹木適應環境。

冬天(12-1月)雖然是植物休眠期,但在台灣只要避開寒流來襲的那幾天,其實也可以種樹。特別是落葉樹種,這時候移植反而比較不會傷到樹體。不過要記得,寒流期間絕對不要種樹,低溫會讓新根系凍傷,等回暖後樹木很容易直接死掉。建議可以選在寒流過後、天氣回穩的那幾天進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