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福氣!瞭解台灣的昆蟲食肉者 – 蝙蝠
恭喜您,您有滿滿的福氣! 蝙蝠是對環境有益的生物,在華人的文化中他是福氣的象徵,和燕子一樣可以招財。台灣的蝙蝠不吸血,幾乎都吃昆蟲,不會主動攻擊人,也不會咬你家的窗簾布或木材,只會幫您吃掉擾人的蚊蟲。這隻蝙蝠即可能老早就和你住在一起了,只是你一直都沒發現而已!


如何趕走蝙蝠?
若您發現有蝙蝠進屋,可先將門窗全部打開(包含紗窗)並關上燈,讓牠自行離去。若過了一陣子後牠尚未離去,可開燈確認牠的位置,並拿毛巾輕輕柔柔地揮動毛巾「驅趕(不要揮擊接觸)」蝙蝠,讓牠離去。
如何避免蝙蝠進屋?
- 保持明亮:蝙蝠最怕的就是光亮和明火,夜晚的時候打開門窗並將家裡的燈悉數打開,蝙蝠受到光線的刺激就會從窗户飛出去。
- 打開窗户並發出聲響:蝙蝠是很害怕聲波的,蝙蝠進屋要把家裡的窗户全部打開,用硬器在室內有節奏的敲擊,蝙蝠聽見聲音會感到害怕,可能就會從窗户飛出去。
都市環境中的蝙蝠
在都市環境之中其實也一直都有著蝙蝠存在,我們常可以在黃昏後看見蝙蝠在公園綠地,或是路燈下方來回飛行,追逐昆蟲。而當我們在住宅外看到蝙蝠棲息、在路上看到受傷生病的蝙蝠,或是有蝙蝠飛進家中,可以如何應對呢?
台灣的昆蟲食肉者
台灣的蝙蝠除了保育類台灣狐蝠以外,皆以昆蟲與蜘蛛等節肢動物為主食,對於控制環境的害蟲數量有莫大貢獻,加上蝙蝠自古以來有著「福」氣的象徵,在環境中有蝙蝠活動其實是好事一樁。
蝙蝠跑進家:驚嚇之外,你該如何處理?
蝙蝠的突然出現,相信會讓許多人感到驚嚇。如果蝙蝠跑進家,除了害怕,我們更需要瞭解正確的處理方法,才能避免被蝙蝠咬傷或感染疾病。
蝙蝠跑進家,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更不要直接用手捕捉蝙蝠。蝙蝠的牙齒非常鋒利,即使是體型較小的蝙蝠,其咬傷也可能造成傷口感染。
判斷蝙蝠種類
根據台灣蝙蝠種類的統計,有 46 種蝙蝠分佈在台灣。其中,家蝠是常見的蝙蝠種類之一,牠們喜歡棲息在人類的建築物中。
以下表格列出台灣常見的蝙蝠種類:
種類 | 科名 | 特徵 |
---|---|---|
家蝠 | 蝙蝠科 | 體型較小,約 4-6 公分,毛色為褐色或黑色。 |
棕蝠 | 蝙蝠科 | 體型中等,約 6-8 公分,毛色為褐色或黑色,腹部較淺。 |
葉鼻蝠 | 葉鼻蝠科 | 特徵為鼻子上方突出的葉狀構造,體型較大,約 8-10 公分,毛色為褐色或黑色。 |
花面蝠 | 花面蝠科 | 臉部有明顯的白色斑紋,體型較小,約 4-6 公分,毛色為褐色或黑色。 |
觀察蝙蝠狀態
如果蝙蝠跑進家,請先觀察蝙蝠的狀態:
- 是否受傷? 如果蝙蝠身上有明顯傷口,請勿靠近,並立即撥打電話通報當地動植物防疫所或野生動物保育單位。
- 是否具有攻擊性? 如果蝙蝠一直發出嘶嘶聲或露出牙齒,代表牠們感到害怕或有攻擊性,請保持距離,並用棉被或厚布蓋住,再將牠們帶到户外釋放。
- 是否活動遲緩? 如果蝙蝠在屋內飛來飛去,表示牠們正在尋找出口,請打開窗户或門,讓牠們自行離開。如果蝙蝠在屋內地上活動遲緩,可能是受傷或生病,請勿靠近,並立即撥打電話通報當地動植物防疫所或野生動物保育單位。
如何處理蝙蝠
如果蝙蝠已經跑進家,請依照以下步驟處理:
- 保持冷靜: 不要驚慌,也不要用手捕捉蝙蝠。
- 觀察蝙蝠狀態: 判斷蝙蝠是否受傷或具有攻擊性。
- 驅趕蝙蝠: 如果蝙蝠在屋內飛來飛去,請打開窗户或門,引導蝙蝠飛出去。
- 捕捉蝙蝠: 如果蝙蝠在地面上活動遲緩,請用厚布或棉被蓋住蝙蝠,並將牠們帶到户外釋放。
- 通報單位: 如果蝙蝠受傷或具有攻擊性,請立即撥打電話通報當地動植物防疫所或野生動物保育單位。
常見問題
以下是關於蝙蝠跑進家的常見問題:
- 蝙蝠會咬人嗎? 蝙蝠的牙齒非常鋒利,即使是體型較小的蝙蝠,其咬傷也可能造成傷口感染。因此,不要用手捕捉蝙蝠。
- 被蝙蝠咬傷怎麼辦? 如果被蝙蝠咬傷,請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傷口,並立即就醫。
- 蝙蝠會傳播疾病嗎? 蝙蝠可能會攜帶狂犬病或其他疾病,因此被蝙蝠咬傷後需要立即就醫。
- 如何預防蝙蝠跑進家? 可以使用紗窗或封閉門窗縫隙等方式,防止蝙蝠進入室內。
總結
蝙蝠跑進家,雖然會讓人感到害怕,但只要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就可以避免被蝙蝠咬傷或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