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不宜?這3種情況最好別出門 | 農民曆説諸事不宜該信嗎?專家解答 | 諸事不宜日怎麼過?5招化解厄運

今天翻開農民曆,斗大的「諸事不宜」四個字特別醒目,讓人忍不住想皺眉頭。這種日子總覺得做什麼都不對勁,連出門買杯奶茶都怕會踩到狗屎。老一輩的人特別在意這個,我阿嬤看到這種日子,連衣服都不敢曬出去,深怕會招來不好的運氣。

其實「諸事不宜」背後還挺有意思的,古人根據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剋來推算每日宜忌。現代人雖然不太信這套,但遇到重要事情時還是會忍不住偷瞄一下農民曆。像是我表姊去年結婚,明明飯店、婚攝都訂好了,就因為看到「諸事不宜」硬是改期,搞得全家雞飛狗跳。

常見「諸事不宜」禁忌 現代人應對方式
不宜嫁娶 改期或低調登記
不宜動土 裝修師傅照常施工
不宜開市 網拍照常上架
不宜遠行 改搭高鐵避開時辰

我發現身邊朋友分成兩派,一派是像我同事阿明那種鐵齒組,他說:「諸事不宜?那我偏要這天去簽約,看能有多衰!」結果還真的被客戶放鴿子。另一派是我媽那種寧可信其有的,連剪頭髮都要看日子,有次為了等「宜理髮」的好日子,硬是頂著一頭亂髮撐了半個月。

科技發達的現在,連農民曆都數位化了。手機裝個App就能隨時查詢每日宜忌,還會提醒你「諸事不宜」的時候要特別小心。我有個做外送的朋友,他說這種日子特別容易遇到奧客或收到負評,所以都會多準備幾個平安符放在車廂裡。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效,但至少求個心安啦!

諸事不宜

諸事不宜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傳統禁忌解析

每次翻農民曆看到「諸事不宜」四個字,總覺得心裡毛毛的對吧?這其實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告訴我們某些特定日子最好避免重要活動。在台灣,這種傳統禁忌觀念深植人心,特別是長輩們特別在意。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到底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諸事不宜,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

農民曆上的「諸事不宜」通常與當日的天干地支、節氣變化有關。古人認為這些日子氣場不穩定,容易招致不順。比如說「四離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日)和「四絕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這些節氣交接的日子就常被標註為諸事不宜。另外像是「楊公忌日」這種傳統認為特別不吉利的日子,也常被列入黑名單。

禁忌類型 常見日期 建議避免事項
四離日 節氣前一日 簽約、搬家、結婚
四絕日 立春等前一日 開市、動土、遠行
楊公忌 每月特定日 買房、投資、手術

現代人雖然不一定完全遵守這些禁忌,但還是會參考農民曆來安排重要行程。像是結婚、搬家、開店這些人生大事,多數台灣人還是會挑個黃道吉日。我阿嬤就常說:「寧可信其有啦!好日子做事卡順遂。」尤其做生意的人更講究,開工日一定要選良辰吉時,還會準備水果、金紙拜拜求個好彩頭。

除了看日子之外,台灣人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跟「諸事不宜」相關的小禁忌。比如說農曆七月鬼門開期間,老一輩會提醒晚上不要晾衣服、不要吹口哨;或是喪家百日內不宜參加婚慶活動。這些規矩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已經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展現出我們對傳統的尊重與敬畏。

為什麼老一輩總説諸事不宜?原來這些日子要小心。每次翻農民曆看到「諸事不宜」四個字,阿公阿嬤就會特別叮嚀這天不要搬家、簽約或辦重要事,其實背後藏著古人觀察天象的智慧呢!這些禁忌日子通常是節氣交替或特殊星象時段,老一輩認為這時候氣場不穩,做事容易出包,所以才會流傳下來成為生活提醒。

台灣人常說的「諸事不宜」日子,其實跟農民曆上的「四離日」、「四絕日」有關。這些日子前後三天,老一輩連買新鞋都會避開,因為傳統認為這時候能量混亂,連日常小事都可能卡卡的。像今年(2025)的農曆七月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日子,難怪長輩總說鬼月要低調點。

禁忌類型 2025年日期 傳統禁忌事項
四離日 3/20、6/21、9/22、12/21 避免婚嫁、動土、遠行
四絕日 1/20、4/20、7/20、10/20 不宜簽約、開市、搬遷
節氣前一日 各節氣前夕 忌諱重大決定、手術開刀

仔細看這些日子會發現,它們多半在季節轉換點附近。像今年大暑(7/22)前兩天就是四絕日,老一輩說這種時候連天氣都特別不穩定,颱風特別愛來,做事當然要更謹慎。雖然現代人比較不信這些,但觀察看看會發現,這些日子前後真的常遇到電腦當機、合約出問題的狀況,難怪阿嬤說「寧可信其有」啊!

除了農民曆標註的大日子,其實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前後也被認為是「小諸事不宜」時段。廟宇附近的婆婆媽媽最懂這個,她們會避開這些日子去銀行辦貸款或買貴重物品。有些做生意的老闆更講究,連這幾天給員工發薪水都要特別看時辰,就怕錢財流動不順呢!

諸事不宜

農民曆上的諸事不宜到底準不準?實際經驗分享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台灣人都曾經好奇過。我自己也是從小看阿嬤翻農民曆選日子,結婚、搬家甚至剪頭髮都要挑個好時辰。但說真的,有時候明明寫著「諸事不宜」,硬著頭皮做事好像也沒發生什麼倒霉事啊?今天就來聊聊我的親身經歷,還有身邊朋友遇到的狀況。

先說個有趣的例子,去年我表哥結婚,因為雙方家長堅持要避開「諸事不宜」的日子,結果婚期一改再改,最後選在週二上班日,賓客來不到一半。反而我同事在「忌嫁娶」的日子公證,現在婚姻幸福美滿,還生了雙胞胎。不過也有朋友在「不宜動土」的日子裝修,結果工人真的從梯子上摔下來輕傷,這種巧合讓人毛毛的。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諸事不宜」情境和實際案例對照:

農民曆標示 實際案例 結果
忌開市 朋友新店開幕 當天收銀機故障但業績超好
不宜遠行 我硬去日本玩 遇到颱風班機延誤12小時
忌安床 鄰居搬家沒看日子 接下來半年失眠到要看醫生

老一輩常說「寧可信其有」,但我發現現代人越來越隨性。像我們公司主管就說:「如果每天看農民曆,那都不用上班了啦!」不過有些行業還是很重視,特別是建築業和殯葬業,老師傅們對這些禁忌特別講究。我有次採訪工地主任,他說光是「沖煞方位」的紅布條就掛了十幾條,雖然年輕人覺得迷信,但老師傅堅持「沒出事就是有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