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特有的植物,鴨腳木絕對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種。這種植物因為葉子形狀像鴨子的腳掌而得名,在台灣的山區其實蠻常見的,特別是中低海拔的森林裡。它的學名叫Schefflera schizophylla,是五加科的成員,跟我們常聽到的鵝掌柴是親戚,不過鴨腳木的葉子更特別,裂得更深,看起來真的超像鴨掌的啦!
鴨腳木不只是長得可愛,它對生態環境的貢獻也不小。這種植物開花的時候會吸引超多蜜蜂來採蜜,所以有些養蜂人特別喜歡在鴨腳木附近放蜂箱。像蘆洲有位青農陳柏承,就是專門採集鴨腳木冬蜜的專家,他的蜂蜜因為帶有鴨腳木特有的香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這種蜜顏色比較深,味道帶點微苦,但後勁會有回甘,老饕們都說這是蜂蜜中的極品。
鴨腳木小檔案 | 詳細資訊 |
---|---|
科別 | 五加科 |
學名 | Schefflera schizophylla |
別名 | 鴨掌木、鴨腳柴 |
花期 | 冬季(11-2月) |
蜜源價值 | 冬季重要蜜源植物 |
在台灣的山林步道健行時,如果仔細觀察,常常可以在路邊發現鴨腳木的身影。它的枝條很有彈性,老一輩的人會拿來做簡易的繩子或是編織用品。而且它的嫩葉是可以食用的,原住民朋友會拿來煮湯或是炒菜,有種特殊的清香。不過要提醒大家,野外採集一定要確認清楚,畢竟有些植物長得很像但可能有毒,不認識的最好不要亂碰亂吃。
鴨腳木的繁殖其實不難,扦插就能活,所以有些園藝愛好者會特別收集不同品種來種植。它的適應力很強,耐陰又耐旱,放在陽台或是庭院都很適合。不過要記得它是會長大的,空間要留夠,不然過幾年可能就要換盆了。現在有些園藝店也有在賣,如果想種可以去找找看,價格不會太貴,算是CP值很高的觀葉植物。
什麼是鴨腳木?這種植物原來這麼特別
大家有聽過鴨腳木嗎?這個名字聽起來超可愛的,其實它是台灣常見的觀葉植物,因為葉子長得像鴨子的腳掌而得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種植物的特別之處,保證讓你對它刮目相看!
鴨腳木的學名叫Schefflera arboricola,屬於五加科鵝掌柴屬,在台灣很多公園或庭院都能看到它的蹤影。這種植物最特別的就是它的葉片,通常由7-9片小葉組成,排列成圓形,真的超像鴨子腳掌的形狀。而且它的枝條會自然彎曲,造型很優雅,很適合當作室內盆栽來種植。
特性 | 說明 |
---|---|
光照需求 | 半日照到全日照均可 |
澆水頻率 | 土壤乾燥再澆水 |
生長速度 | 中等偏快 |
耐寒度 | 不耐寒,冬季需注意保暖 |
空氣淨化能力 | 能有效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質 |
鴨腳木其實超級好養的,對環境適應力很強,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能輕鬆駕馭。它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台灣的氣候對它來說根本是天堂。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它耐陰,但如果長期放在太暗的地方,葉子會變得比較稀疏,建議還是要給它適當的陽光。澆水的話也不用太頻繁,等土乾了再澆就好,過度澆水反而容易爛根。
這種植物還有一個很酷的特點,就是它可以長得很大棵!在戶外種植的話,甚至可以長到3-4公尺高,變成一個小樹的模樣。但如果是在室內盆栽種植,透過定期修剪就能控制它的高度和形狀。而且它的枝條很有韌性,可以隨意彎曲造型,很多園藝達人都喜歡用它來做創意盆栽。
鴨腳木在哪裡最常見?台灣這些地方都有!這種葉子長得像鴨掌的可愛植物,其實在台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蹤影。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容易遇到鴨腳木的熱門地點,下次出門散步時不妨多留意一下周遭環境,說不定會有意外的發現喔!
鴨腳木特別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在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經常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像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步道兩旁、烏來的山徑邊,或是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的森林裡,都是鴨腳木很愛生長的地方。它們通常會和其他植物混生在一起,形成豐富的生態景觀。
除了山區,其實都市裡的公園也常常種植鴨腳木作為觀賞植物。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常見鴨腳木的地點給大家參考:
地區 | 常見地點 | 最佳觀賞季節 |
---|---|---|
台北市 | 大安森林公園、植物園 | 全年 |
新北市 | 烏來風景區、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 春夏季 |
台中市 | 大坑步道、科博館植物園 | 秋冬季 |
南投縣 |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 全年 |
高雄市 | 壽山自然公園 | 春夏季 |
鴨腳木在台灣的分佈其實蠻廣的,從北到南都能找到它們。特別是在一些濕度較高的溪谷邊或是林蔭處,常常可以看到整片的鴨腳木群落。它們的葉子形狀特殊,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出漂亮的翠綠色,很容易辨認。有些地方的鴨腳木甚至會長到2-3公尺高,形成小型的灌木叢。
如果你住在都會區,不妨趁周末到附近的公園走走,仔細觀察樹下的植物,很可能就會發現鴨腳木的蹤跡。它們通常不會單獨生長,而是成群出現,所以一旦找到一株,附近通常會有很多同伴。記得要輕聲細語,不要打擾到這些可愛的植物鄰居喔!
最近好多園藝愛好者都在討論鴨腳木,究竟為什麼鴨腳木會成為園藝愛好者的最愛呢?其實這種植物真的超適合台灣的氣候,而且照顧起來超簡單,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它的葉子形狀超特別,像鴨掌一樣可愛,放在家裡或辦公室都能增添不少綠意,難怪大家都愛它。
鴨腳木最棒的地方就是它超級耐命,就算你偶爾忘記澆水也沒關係。它喜歡半日照的環境,剛好適合台灣多數家庭的陽台或窗台。而且它的生長速度適中,不會像有些植物一下子就長得太誇張,需要常常修剪。看看下面這個簡單的照顧要點表,你就知道它有多好養:
照顧項目 | 需求程度 | 備註 |
---|---|---|
陽光 | 中等偏愛 | 半日照最佳,夏天要避開正午強光 |
澆水 | 少量即可 | 土乾再澆,寧乾勿濕 |
溫度 | 耐熱耐寒 | 15-30℃都能活得好好的 |
施肥 | 偶爾即可 | 春夏每個月一次薄肥就夠 |
除了好照顧之外,鴨腳木的觀賞價值也很高。它的葉子會隨著季節變化顏色,春天是新綠,夏天轉深綠,秋冬可能還會帶點紅邊,一整年都有不同的風景可以看。而且它的枝條很有造型感,稍微修剪一下就能呈現出優雅的線條,很適合喜歡做盆景造型的人。
另一個讓大家愛不釋手的原因是它超容易繁殖,隨便剪一段枝條插在水裡或土裡,沒多久就會生根發芽。這樣一來,你可以把繁殖的小苗送給朋友,或是自己種一整排,看著它們慢慢長大超有成就感。很多園藝社團的網友都說,自從養了鴨腳木,就開始迷上這種簡單又有趣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