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其實很簡單!5個日常小習慣 | 台灣人最愛10種行善方式 | 行善不必有錢!3個零成本方法
行善原則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溫暖。像是看到老人家過馬路時主動攙扶、在捷運上讓座給孕婦,這些都是很基本的善行。但你知道嗎?行善其實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不只是幫助人,連對待動物、環境保護也都算在內。 說到具體的行動,我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的行善方式: 行善類型 具體例子 執行難度 助人行為 幫迷路的外國遊客指路 ★★☆☆☆ 環境保護 自備環保袋購物,減少塑膠袋使用 ★★★☆☆ 動物關懷 定期捐款給流浪動物之家 ★★★★☆ 社區服務 參加淨灘活動清理海邊垃圾 ★★★☆☆ 隨手善行 把倒在路邊的腳踏車扶起來 ★☆☆☆☆ 很多人以為行善一定要花大錢或花很多時間,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像是我有個朋友就習慣在超商買東西時,順手把貨架上被弄亂的商品排整齊,這雖然是個小動作,但能減輕店員的工作負擔。還有鄰居阿姨每次煮太多菜,都會分給獨居的老人,這種分享的溫暖才是最珍貴的。 在台灣,我們很常看到店家提供待用餐給需要的人,或是有人在公園設置免費書櫃讓大家交換書籍。這些都是很棒的行善原則例子,而且執行起來一點都不困難。重點是要有那份心意,並且把善行變成生活中的習慣,而不是刻意為之的表現。就像我阿嬤常說的:「舉手之勞做功德」,很多善事真的只是順手就能完成。 行善原來這麼簡單!5個日常就能做的小善事,其實不用特別花大錢或費力氣,生活中隨手的小動作就能讓世界更溫暖。台灣人最可愛的就是這種「舉手之勞」的善良,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你我都能輕鬆做到的好事,而且做著做著自己心情也會變好呢! 第一個超簡單的就是對服務人員說謝謝。不管是便利商店店員、公車司機還是餐廳服務生,他們每天要面對那麼多人,一句真誠的「謝謝」真的能讓人整天心情變好。我自己就遇過店員聽到道謝後眼睛突然亮起來的樣子,那種感覺超棒的! 第二個是讓座給需要的人。台灣的博愛座文化其實很棒,但與其糾結誰該坐,不如主動讓給看起來累的人。記得有次我讓座給一位提重物的阿姨,她感動到一直說「現在的年輕人真好」,讓我整天都很有成就感。 善事類型 具體做法 所需時間 順手捐發票 結帳時說「發票捐XX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