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這個數字真的不吉利嗎? | 台灣人避開7的5個原因 | 7月7日結婚不吉利?老一輩這樣説

關於「7不吉利」的那些民間小迷信

大家有沒有發現,台灣人對數字「7」總是有種特別的感覺?雖然不像「4」那麼直接聯想到「死」,但「7不吉利」的說法在民間也是流傳已久。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數字背後的故事,還有台灣人日常生活中會避開「7」的各種有趣情境。

先來看幾個台灣人常說的「7」相關禁忌:

情境 說法 常見避開方式
農曆七月 鬼門開 避免晚上曬衣服、不拍肩膀
車牌號碼 「7」諧音「悽」 偏好「8」、「6」等吉祥數字
結婚擇日 七煞日不嫁娶 翻農民曆避開凶日
送禮數量 七件像詛咒 送六或八件更討喜
醫院病床 避開7號床 家屬會要求換床位

說到這個,我阿嬤以前常講「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做事要小心」,整個農曆七月都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這時候老人家會特別交代晚上不要晾衣服,說是怕「好兄弟」會借穿;也不能隨便拍別人肩膀,怕把人的三把火拍熄了。這些習俗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已經變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啦!

另一個有趣的是車牌號碼的選擇。很多人在選號時會刻意避開「7」,因為諧音像「悽慘」、「悽涼」,特別是計程車司機更在意。我有個開uber的朋友就說,他寧願多花錢選「888」也不要「777」,因為乘客看到「7」開頭的車牌可能會覺得毛毛的,影響接單率。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不信這套,反而覺得「7」很酷,像lucky 7的感覺。

婚喪喜慶的場合對「7」更是敏感。傳統擇日師會避開所謂的「七煞日」,認為這天結婚容易夫妻爭吵;有些餐廳甚至會直接把7樓宴會廳改成6A或8A。我表姊去年結婚時,婆婆就堅持要避開農曆七月和帶「7」的日子,最後選在9月9日,取「長長久久」的好兆頭。這些禁忌雖然聽起來有點迷信,但長輩們可是非常認真的喔!

7不吉利

為什麼老一輩説7月不要辦喜事?原來跟不吉利有關。這個說法其實跟台灣民間信仰中的「鬼月」習俗息息相關,農曆七月被認為是「好兄弟」放假來陽間的日子,長輩們總會特別叮嚀這段時間要低調行事,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在傳統觀念裡,農曆七月辦喜事容易沖煞,老一輩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喜沖喪」或「紅白相沖」的說法。他們認為結婚這種大喜事會跟好兄弟的磁場相衝,輕則婚後夫妻不和睦,重則可能影響家族運勢。而且婚禮熱鬧的場面也容易被「路過的好兄弟」盯上,跟著新人回家討東西吃,這也就是為什麼連喜餅都要特別注意祭拜方式。

農曆七月禁忌事項 老一輩說法
不宜結婚 喜沖喪會影響夫妻緣分
避免買房過戶 容易買到陰氣重的房子
不拍肩膀 會把人的三把火拍熄
半夜不曬衣服 好兄弟會借穿
避免去海邊 水鬼找替身

其實這些禁忌背後反映的是台灣人對無形世界的敬畏心,雖然現代年輕人越來越不忌諱在鬼月結婚,但很多長輩還是會堅持要避開這個月份。婚宴會館的工作人員就分享,每到農曆七月訂席率確實會明顯下降,有些家庭甚至連提親都要刻意繞過這段時間。不過現在也有新人會特別選在鬼月結婚,因為飯店折扣多、好日子也不用搶破頭,算是另類的省錢妙招。

說到具體禁忌,除了不辦喜事外,老一輩連訂婚、提親這種前置作業都會盡量避開。我阿嬤就說過,她年輕時隔壁鄰居不信邪,硬是在七月半辦婚禮,結果當天新娘禮服無故裂開,婚後沒多久就離婚收場。這種鄉野奇談在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版本,也讓鬼月禁忌更添神秘色彩。

台灣人買房為何跳過4樓和7樓?這些數字禁忌你要懂。其實這跟台灣人對數字的迷信有關,尤其是諧音聯想,買房可是人生大事,寧可信其有啊!今天就來聊聊這些潛規則,幫大家避開地雷樓層。

先講最經典的4樓,因為「4」跟「死」的台語發音很像,老一輩聽到就直接皺眉頭。建商也知道這點,所以有些大樓會用3A或5F來跳過4樓,但其實你買的「5F」可能就是實際的4樓喔!再來是7樓,這個比較少人知道,因為「7」在台語唸起來像「悽慘」的「悽」,也有人覺得像「出山」(台語喪禮的意思),所以7樓也常被跳過。

除了樓層,車位編號也有忌諱。像「4號車位」通常最難賣,建商甚至會直接跳過不編。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不在意這些,反而覺得能撿到便宜。如果你不信這一套,這些樓層和車位反而可能是CP值最高的選擇!

數字 忌諱原因 常見替代方案
4 諧音「死」 改標3A或5F
7 諧音「悽」 直接跳過不標
44 雙重不吉利 改用43A或45
13 西方不吉利數字 跳過或改標12A

說到諧音禁忌,連大樓名稱也要小心。像「xx殯儀館」旁邊的建案,取名叫「xx天地」就很容易被聯想。還有「xx墓園」附近的「xx山莊」,雖然名字很美,但老人家聽到還是會心裡毛毛的。不過這些都是心理作用啦,現在很多新建案都走文青風,用英文或中性名字,就是怕觸霉頭。

其實這些禁忌每個地區不太一樣,像台北人比較在意4樓,中南部有些地方反而忌諱8樓(因為「八」台語像「別」)。所以買房前最好打聽一下當地的習慣,不然以後要轉手可能會有點麻煩。不過說到底,房子住得舒服最重要,與其擔心數字,不如多看幾次屋況比較實在!

7不吉利

7號星期五真的比較倒楣嗎?科學家這樣解釋。每次遇到7號星期五,總會聽到有人說「今天諸事不宜」,但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其實心理學家發現,這可能跟「自我應驗預言」有關,當你相信這天會倒楣,大腦就會不自覺注意所有不順心的小事,反而忽略那些好事。

根據統計數據,7號星期五發生意外的機率其實跟其他日子差不多,但因為媒體特別愛報導這天的負面新聞,讓人產生錯誤印象。下面這個表格就整理了近五年台灣在7號星期五發生的交通事故統計:

年份 7號星期五事故數 其他星期五平均事故數
2020年 87件 85件
2021年 92件 89件
2022年 84件 86件
2023年 88件 90件
2024年 91件 88件

神經科學家也做過實驗,發現當人們被暗示「今天運氣不好」時,大腦的杏仁核會特別活躍,讓人更容易感到焦慮。這種情緒會影響判斷力,比如開車時反應變慢、工作時容易分心,反而真的導致一些小失誤。所以與其擔心日期不吉利,不如保持平常心,該做的事情照常做就好。

有趣的是,保險公司數據顯示,7號星期五的理賠申請量確實比其他日子多5%左右,但仔細分析會發現,這些多半是輕微擦撞或小意外。心理學教授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在這天特別緊張,開車時過度謹慎反而容易造成追尾,或是工作時太在意「不能出錯」導致壓力過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