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count>0 門簾長度怎麼量?3步驟搞定 | 選門簾必看!長度挑選秘訣 | 門簾太長怎麼辦?簡單解決法 - Clinicek Recruitment

門簾長度怎麼量?3步驟搞定 | 選門簾必看!長度挑選秘訣 | 門簾太長怎麼辦?簡單解決法

門簾長度怎麼挑?居家佈置的小細節大學問

最近幫朋友新家挑門簾時,才發現門簾長度這個小細節原來這麼重要!太長會拖地容易髒,太短又遮不住門縫,真的是一門學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挑選門簾長度的小技巧,讓你的居家佈置更完美。

首先要知道門簾長度會直接影響整體美觀和實用性。一般來說,標準的門簾長度會比門框多出10-15公分最剛好。這樣既能完整遮擋門縫,又不會因為太長而影響開關門。如果是浴室或廚房這種濕氣比較重的地方,建議可以再短個3-5公分,避免門簾底部沾到水氣發霉。

不同空間適合的門簾長度也不太一樣,幫大家整理成表格比較清楚:

空間類型 建議長度 注意事項
客廳/臥室 門框+10~15cm 注重美觀,可稍長
浴室 門框+5~8cm 避免潮濕
廚房 門框+7~10cm 遠離爐火
陽台 門框+12~20cm 防風防曬

挑選時還要考慮材質的垂墜度。像棉麻材質比較挺,長度可以抓剛好;絲質或雪紡這類輕薄的布料,建議要選比預期長2-3公分的,因為掛起來會自然垂墜變短。如果是伸縮桿式的門簾,記得要把桿子的高度也計算進去,通常會建議從桿子頂端開始量到想要的長度。

安裝時的小撇步也很重要。很多人會直接量門框高度,但其實要從掛鉤或桿子的位置開始量才準。如果是要遮擋落地窗,門簾長度最好離地2-3公分,既美觀又方便清掃。現在有些門簾設計成可調節長度,底部有釦子可以自由調整,這種就特別適合租屋族或常換佈置風格的人。

門簾長度

門簾長度怎麼量?3步驟教你精準測量不NG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門簾長度怎麼量才準,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自己在家就能輕鬆搞定。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手把手教你怎麼量才不會買錯尺寸,畢竟門簾太短會露餡、太長又拖地,真的會很阿雜餒~

第一步:準備工具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量門簾前記得準備這些小幫手:
– 捲尺(最好是軟尺那種比較好操作)
– 紙筆記錄尺寸
– 小凳子(如果門比較高的話)
– 手機計算機(數學不好的人必備)

特別提醒大家,量的時候要站在門的正前方,不要斜斜的量,這樣數字才會準確喔!

第二步:實際測量這樣做

測量位置 正確量法 常見錯誤
門框寬度 量最寬處,左右各加10-15cm 只量門板寬度
門簾長度 從掛桿處量到理想位置 從天花板開始量
門簾離地高度 建議離地1-2cm最剛好 直接量到地板

實際操作時,記得門簾要比門框寬一點點,這樣拉起來才不會有縫隙。如果是浴室用的防水門簾,建議長度可以再短個1-2cm,比較不容易發霉。

第三步:確認細節不馬虎

量完基本尺寸後,這些小地方也要注意:
1. 門簾環的間距:有些款式環跟環之間距離固定,要算好數量
2. 布料縮水率:棉質門簾洗後可能會縮,預留3-5%長度
3. 特殊造型:波浪簾、百摺簾要預留更多布料
4. 開門方向:左開右開會影響門簾皺摺方向

建議大家量完後可以拍照記錄,把尺寸寫在照片上,這樣之後要買新的門簾或是跟店家溝通都很方便。如果是租屋族不能鑽孔,記得還要量一下門簾桿的安裝方式喔!

為什麼門簾長度總是差一點?常見錯誤大公開

每次買門簾回家掛,總會發現不是太長拖地就是太短露出門框,這種尷尬情況真的讓人很困擾!其實這跟測量方式和購買習慣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常犯的錯誤,看完保證你下次挑門簾不再踩雷。

首先很多人會直接量門框高度,但忘記把軌道或桿子的位置算進去。特別是租屋族常遇到房東原本裝的軌道比較低,這時候如果只量門框絕對會買太短。建議測量時要從軌道掛鉤的最低點開始量到理想長度,最好再用手機拍照記錄,免得在賣場忘記尺寸。

另外就是布料縮水問題,台灣氣候潮濕,有些材質洗完會縮個3-5公分。像我有次買了棉麻材質的門簾,洗完馬上從完美長度變成七分簾,超傻眼!建議買之前先看洗標,或是直接選擇防縮處理過的款式。

以下是常見錯誤整理表:

錯誤類型 具體情況 解決建議
測量基準錯 只量門框沒算軌道 從掛鉤最低點開始量
忽略縮水率 沒預留縮水空間 選防縮布料或多買5cm
單位搞混 把台尺當公分 確認賣場使用單位
款式誤判 皺褶款需更長 打褶款式要加20%長度

還有人會忽略門簾的懸掛方式,像是有皺褶設計的款式實際需要的布料長度會比平面款多20%左右。我表妹上次就買了剛好長度的皺褶簾,結果掛上去根本拉不開,整個像綁肉粽一樣擠在一起,真的笑死!所以挑選時一定要把這些細節都考慮進去。

門簾長度

門簾長度該怎麼選?不同空間的黃金比例大公開

每次逛家居賣場看到琳瑯滿目的門簾,總是讓人選擇困難症發作對吧?其實挑門簾不只要看花色,長度更是影響整體美觀的關鍵!今天就來分享台灣居家常見空間的門簾黃金比例,讓你輕鬆選到剛剛好的款式。

首先要注意的是門簾離地高度,這個細節超重要!一般建議保留1-2公分的空隙,既不會拖地弄髒,視覺上又很俐落。如果是廚房或浴室這種容易潮濕的空間,建議可以再提高個0.5-1公分,避免門簾下擺發霉。至於寬度嘛,最好是門框寬度的1.5-2倍,這樣拉起來的皺褶才會自然好看。

不同空間的門簾長度其實很有學問,我整理了一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空間類型 建議長度 特殊注意事項
大門入口 離地1-1.5公分 要考慮防盜紗網厚度
客廳落地窗 剛好接觸地面 可加5公分做拖地效果
臥室 離地2公分 避免影響空調循環
廚房 離地1.5-2公分 選擇易清洗的防水材質
浴室 離地2-3公分 注意通風防霉

挑選時還要考慮到實際使用習慣,像是有養寵物的家庭,門簾最好別太長,免得毛小孩把門簾當玩具拉扯。家裡有小朋友的話,也要注意避免選擇會拖地的長度,不然很容易被踩到跌倒。現在很多台灣店家都提供客製化服務,真的拿捏不準的話,直接量好尺寸請店家幫忙裁切最保險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