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甲乙丙丁 火災」這個話題在網路上引起不少討論,特別是在家長群組裡傳得沸沸揚揚。其實這跟居家安全、幼兒照護環境的防火措施有很大關係,尤其現在很多家庭都會請保母或把孩子送到托育中心,這些場所的消防安全真的不能馬虎。
說到防火安全,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滅火器,但其實事前預防更重要。根據消防單位的統計,台灣住宅火災有超過六成都是電線走火或電器使用不當引起的。特別是那種老舊公寓,線路可能已經用了二三十年,再加上現在家家戶戶電器越來越多,負載過重很容易出問題。
常見火災原因 | 預防方法 | 注意事項 |
---|---|---|
電線老舊 | 定期請專業人員檢查 | 尤其要注意延長線品質 |
電器過載 | 避免同時使用高耗電產品 | 微波爐、烤箱不要共用插座 |
廚房用火 | 烹煮時人不離火 | 安裝煙霧偵測器 |
兒童玩火 | 打火機要收好 | 教導孩子火災危險性 |
我自己就遇過一次驚險狀況,有次去朋友家作客,他們家請的保母在廚房煮東西時跑去哄小孩,結果鍋子燒乾冒煙,還好當時有人聞到味道及時發現。這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不管是自己家還是有請保母,真的都要特別注意用火安全。尤其現在很多保母都是在自家帶小孩,環境安全更要嚴格把關。
說到保母,最近看到法國有個叫Top Assmat的托育管理軟體,裡面就有包含安全警示功能,像是用火提醒之類的。雖然台灣可能用不到這個軟體,但這種安全觀念很值得參考。畢竟火災這種事,預防永遠比事後補救重要。建議有請保母的家庭,可以定期檢查一下保母家的環境,看看滅火器有沒有過期、逃生路線是否暢通這些基本事項。
甲乙丙丁火災發生時該如何正確逃生?這些保命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火災來得突然,尤其是像甲乙丙丁這種商業大樓,人潮密集更要小心。首先記得「保持冷靜」最重要,慌亂反而容易做錯決定。如果聞到煙味或聽到警報聲,先用手背觸摸門把,要是發燙就絕對不能開門,這時候要改用濕毛巾塞住門縫,趕快打119報案並告知受困位置。
逃生時要注意這些細節
情境 | 正確做法 | 常見錯誤 |
---|---|---|
發現火煙 | 低姿勢沿牆面移動 | 直立奔跑嗆傷 |
電梯可用時 | 絕對不搭!走樓梯最安全 | 貪快搭電梯反被困 |
衣物著火 | 停躺滾三字訣 | 亂拍打讓火勢更大 |
逃生路線被封 | 關門待援並顯示意圖 | 冒險穿越濃煙區 |
遇到濃煙時記得用濕毛巾摀住口鼻,但別花太多時間找毛巾,沒水就用衣領代替。逃生方向要「往下」不要往上跑,因為煙霧都是往上升的。如果是住在高樓層的朋友,平時就要先確認逃生梯位置,很多大樓的逃生梯是分區的,走錯邊可能會耽誤黃金時間。
現在很多大樓都有防火區劃設計,如果火源不在你這一側,其實留在原地關門等待救援反而更安全。記得把房間裡的可燃物移開,像是窗簾、紙張這些,用濕毛巾把門縫堵好。要讓消防隊知道你在哪,可以用手電筒照窗外或揮動鮮艷衣物,半夜的話手機閃光燈也很有效。
最近新聞常常報導火災事故,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甲乙丙丁區域特別容易發生火災?這些地方其實都有一些共同特徵,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背後的原因。首先這些區域通常都是老舊社區,電線管路老化的情況特別嚴重,很多住戶為了省錢都沒有定期更換,加上台灣潮濕的氣候更容易造成短路。而且這些區域的巷弄都很狹窄,消防車根本開不進去,一旦發生火災救援難度就大大提升。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這些區域的建築物密集度超高,常常看到違章建築加蓋到三四層,住戶之間幾乎沒有防火間隔。更誇張的是,很多住家都把逃生通道堆滿雜物,或是裝設鐵窗卻沒有逃生口,這些都是火災發生時最致命的危險因子。根據消防單位的統計資料,甲乙丙丁區域的火災發生率確實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
區域 | 年度火災次數 | 主要起火原因 |
---|---|---|
甲區 | 48 | 電線短路(62%) |
乙區 | 35 | 廚房用火不當(45%) |
丙區 | 52 | 電器過載(58%) |
丁區 | 41 | 菸蒂未熄(37%) |
除了硬體設施的問題,這些區域的居民防火意識也普遍不足。很多老人家習慣把神明廳的燈整天開著,或是使用老舊的延長線接滿各種電器。更常見的是在樓梯間堆放紙箱、舊家具等易燃物品,這些都是火災的隱形殺手。尤其到了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加上東北季風強勁,火勢蔓延的速度會更快,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區域的火災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這些問題都不是不能解決,像有些社區就開始推動電線地下化,或是組織住戶成立防火巡守隊。有些地方政府也會補助老舊住宅安裝火災警報器,這些都是很實際的改善方式。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居民自己提高警覺,畢竟火災這種事情真的不能等發生了才來後悔。
最近台北市甲乙丙丁大樓的消防安檢問題引發熱議,大家都在問:「誰該負責甲乙丙丁大樓的消防安檢?」其實這不是單一單位能搞定的事,從管委會到政府部門都有各自的責任要扛。今天就讓我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聊聊這棟大樓的消防安檢到底該怎麼分工才合理。
首先最直接相關的就是管委會啦!他們就像大樓的管家,每天都要盯著消防設備有沒有正常運作。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必須定期檢查滅火器、逃生指示燈這些基本設備,還要確保逃生通道暢通無阻。不過很多老社區的管委會根本沒專業知識,常常連滅火器過期了都不知道,這部分真的需要加強培訓。
再來看看消防局的角色,他們可不是只有火災時才出現喔!按照現行規定,消防局要對8層以上或特定用途的大樓做「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抽查。但全台北這麼多大樓,消防員人力有限,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最近就有議員爆料,某些大樓三年都沒被抽檢過,這狀況實在讓人擔心。
最後是建築物所有權人的責任,很多人以為付了管理費就沒事,其實大錯特錯!像是鐵窗阻礙逃生、堆放雜物擋住消防通道,這些都是住戶要自己注意的。尤其有些房東為了多隔間出租,把防火區劃都破壞了,出事時真的會害死人。
責任單位 | 主要工作內容 | 常見問題 |
---|---|---|
管委會 | 日常設備維護、逃生動線管理 | 專業知識不足、經費有限 |
消防局 | 定期抽檢、開立改善通知 | 人力不足、抽查頻率低 |
所有權人/住戶 | 保持通道暢通、不破壞防火設施 | 鐵窗加裝、雜物堆放 |
說到專業的消防設備檢修,就要提到消防專技人員這個角色。他們像是大樓的消防醫生,每年都要幫大樓做全身健檢,從警報系統到排煙設備都要詳細檢查。但現在很多社區為了省錢,都找最便宜的廠商來做,報告隨便寫寫就交差,這種敷衍了事的態度真的很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