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戰:94年前的今天|歷史轉折點: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一場新軍閥混戰 中原大戰,爆發於 1930 年,是一場新軍閥勢力之間的混戰。由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軍閥之間展開的一場爭奪領導權的戰爭。 概述 時間: 1930年5月12日至11月20日 地點: 中國華北和華中 主要參戰方: * 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 * 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軍閥 結果: 蔣中正取得勝利,並鞏固了其在中國的統治地位。 導火索 中原大戰的導火索是1929年1月蔣中正與馮玉祥、閻錫山組成的反閻聯盟決裂。該聯盟在1928年北伐成功後成立,旨在推翻張作霖的北洋政府。然而,隨著目標的達成,聯盟內部出現了矛盾。蔣中正試圖控制馮玉祥和閻錫山的軍隊,而後者則不願意屈服於他的權威。 主要戰役 中原大戰的五次大型戰役: 1930 年 5 月 15 日至 7 月 12 日,雙方在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東等5個省境內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戰役,即德州戰役、臨沂戰役、徐州戰役、蚌埠戰役和石家莊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