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宮廟樓上的真實生活 | 宮廟樓上住户的日常 | 與神明當鄰居的日子
住宮廟樓上的日常點滴 講到住宮廟樓上,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特別,但其實在台灣不少地方都有這種建築格局。我自己就曾經在台南一間香火鼎盛的媽祖廟樓上住了兩年,那段日子真的充滿了獨特的生活體驗。 宮廟生活的作息表 住在宮廟樓上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作息要跟著廟宇活動走。早上五點多就會被晨鐘暮鼓叫醒,晚上九點後廟裡安靜下來才能好好休息。不過習慣後反而覺得這種規律生活很健康,而且總能聞到淡淡的線香味道,讓人心情特別平靜。 時間 宮廟活動 住戶日常 05:30 晨鐘敲響 自然醒來 07:00 早課開始 準備早餐 12:00 午間誦經 午休時間 18:00 晚課進行 下班回家 21:00 廟門關閉 安靜時光 節慶時的熱鬧場景 每逢神明生日或重要節慶,住宮廟樓上就特別熱鬧。記得有一次媽祖誕辰,樓下從早到晚都是進香團,鑼鼓聲、鞭炮聲不斷。雖然有點吵,但從窗戶就能看到精彩的神將表演,還能聞到樓下辦桌傳來的飯菜香,這種體驗可不是一般公寓能有的。 最有趣的是中元普渡那陣子,廟方會在樓下擺滿供品,我們住戶也會幫忙準備一些水果餅乾。等到法會結束後,廟公總會把一些供品分給樓上住戶,那段時間家裡根本不用買零食,冰箱總是塞得滿滿的。 鄰里關係特別緊密 住在宮廟樓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跟附近鄰居都變得很熟。廟公和志工阿姨們就像自家長輩一樣,下雨天會幫忙收衣服,煮了好吃的也會分給我們。有時候下班回家晚了,還會被廟公告誡不要太常熬夜,這種被關心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記得有次颱風天停電,廟方特別開放一樓大廳讓我們這些住戶暫時休息,大家點著蠟燭聊天,反而創造了難忘的回憶。這種社區凝聚力,在現代大樓裡反而很少見了。 宮廟樓上可以住人嗎?在地人告訴你真實狀況 最近有網友在討論「宮廟樓上可以住人嗎?」這個問題,其實這個狀況在台灣還蠻常見的,尤其是老社區的街屋。我自己從小在萬華長大,看過不少這種宮廟樓上住人的案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實際觀察到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