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羅盤】穿越時空的指引:西方羅盤揭秘中歐羅盤的起源與演進
導航針與羅盤的起源 我們都知道,指南針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而羅盤在中國的堪輿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指南針究竟是如何發明的?指南針與羅盤有何關聯?用於航海的旱羅盤究竟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發明的? 指南針的發明史 指南針的發明史由三部曲組成,曲曲餘音繞樑。早期,人們根據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期,人們發明瞭用人工磁化鐵針的方法,製成指南針,並開始應用於航海。而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了阿拉伯。 羅盤的發明與歷史發展 羅盤是磁針與分度相配合的新一代的指南針,使用方便、讀數容易。自宋以來,羅經係用廿四方位。而西洋就以十六或卅二方位。 航海技術的發展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人就已經可以建造寬六到八米、長三十米、載重五十到六十噸的木船。至遲到東漢,船舵已然發明。而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擁有數百艘船,同行人員2萬多,最大的船可承載一千人,排水量達到3,000噸。 其他相關的發明與技術 除了指南針和羅盤之外,古中國還發展出許多其他的航海技術,例如造船技術、規模、數量、甚至航海業的領先。 結論 指南針和羅盤都是人類在航海、測量和軍略等方面的重大發明,它們對人類文明的進展有深遠的影響。 西方羅盤:引導航海與探索的工具 西方羅盤,又稱磁羅盤,是西方航海史上最重要的導航工具之一。它利用地球磁場的特性, 指示南北方向,為航海家提供方向指引,在航海探索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1. 羅盤的歷史 羅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中國人早在宋朝就已發明指南針。指南針傳入西方後,經過不斷改良,演變成西方羅盤。羅盤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 13世紀中期: 出現乾式羅盤,羅盤針固定在木板上,並用一根垂直的軸插入羅盤中心,使羅盤針可以自由旋轉。 16世紀: 出現濕式羅盤,羅盤針漂浮在盛滿液體的容器中,使羅盤針更加穩定。 18世紀: 出現帶有方位卡的羅盤,方位卡上標有方向和度數,方便讀取羅盤指示。 2. 羅盤的構造 羅盤的主要構造包括: 部件 功能 磁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