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原來有這些隱藏意思! | 台灣人常説的白菜梗是什麼? | 白菜在台語裡居然這樣用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白菜 意思」是什麼,其實這個詞在台灣有幾種不同的用法,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詞彙。白菜不只是我們常吃的蔬菜,在網路用語和日常對話中,它還有很多延伸的含義,而且這些用法都跟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首先當然是最基本的解釋,白菜就是我們在菜市場常見的那種綠色蔬菜,正式名稱叫做「大白菜」或「結球白菜」。這種蔬菜在台灣的料理中超級常見,從火鍋、炒菜到醃製成酸白菜都可以。不過有趣的是,因為白菜價格便宜又容易取得,所以在網路用語中,「白菜」也常被用來形容「便宜」、「划算」的東西。比如說:「這件衣服才200塊,根本是白菜價!」就是形容東西非常便宜的意思。 除了價格便宜的意思外,「白菜」在台灣的網路用語中還有以下幾種常見用法: 用法 意思 例句 白菜價 非常便宜的價格 這支手機只要3000,根本是白菜價 種白菜 形容工作內容簡單重複 這份工作就是在種白菜,每天做一樣的事 白菜工作 指簡單但薪水低的工作 畢業後不想找白菜工作,想挑戰自己 說到「白菜工作」,這其實是從「種白菜」這個比喻延伸出來的。因為種白菜在傳統農業中被認為是相對簡單的農作,所以就被拿來形容那些技術門檻低、重複性高的工作。現在很多年輕人在求職時,都會特別注意不要找到「白菜工作」,因為這種工作雖然穩定,但發展性通常比較有限。 另外在職場上,「白菜」還有一個特別的用法。有些公司會把基層員工稱為「白菜」,因為他們就像白菜一樣量大、容易替換。這個用法雖然有點殘酷,但確實反映了某些行業的現實狀況。不過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反抗這種觀念,認為即使是基層工作也應該受到尊重。這種價值觀的轉變,也讓「白菜」這個詞的含義變得更加多元。 為什麼台灣人説『白菜價』這麼便宜?原來是這樣來的! 大家買東西時常聽到「白菜價」這個說法吧?明明是在講價格很便宜,為什麼偏偏要拿白菜來比喻呢?這其實跟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背景很有關係。以前物資缺乏的年代,白菜因為生長快、產量多,是市場上最便宜實惠的蔬菜之一,久而久之就變成「便宜」的代名詞啦! 說到白菜在台灣的歷史,真的是陪伴好幾代人長大的平民食材。它不只便宜,還超級耐放,冬天做成酸白菜可以吃一整季。老一輩的人常說:「以前窮人家餐桌上,除了地瓜葉就是大白菜最常見了。」這種隨手可得又經濟實惠的特性,讓「白菜價」這個比喻特別貼切。 來看看白菜和其他蔬菜的價格比較就知道為什麼它會成為便宜的代名詞了: 蔬菜種類 平均價格(台幣/斤) 產季長度 高山高麗菜 60-80元 3-4個月 小白菜 25-3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