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門規定懶人包 | 管委會沒説的門禁秘密 | 大樓門禁這樣做才合法
最近社區管委會剛更新了「社區大門法規」,讓不少住戶開始討論起進出管理的細節。其實這些規定都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和居住品質,像是訪客登記、夜間門禁時間、包裹代收這些日常小事,都有明確的規範要遵守。今天就來聊聊幾個最容易遇到的狀況,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一目瞭然! 首先最常被問到的就是「朋友來找我該怎麼處理?」根據新規,住戶要提前到管理室填寫訪客登記單,或是用手機APP預約訪客車牌。如果是臨時來訪,警衛會打電話跟住戶確認才能放行。這陣子就有鄰居因為沒先登記,外送員在門口等了好久,後來才知道要改用社區專用的外送取餐區,才不會卡住大門動線。 再來是大家最關心的「包裹代收問題」,現在快遞量越來越大,管理室空間有限,法規也明訂了幾項重點: 物品類型 代收天數 特殊規定 一般網購包裹 3天 長寬高總和不得超過150cm 生鮮食品 當天 需自備保冷袋 大型傢俱 不收 建議約定送貨時間親自簽收 貴重物品 1天 需出示身分證件領取 另外像是腳踏車進出也有新規定,早上7-9點尖峰時段要用專用通道,不能跟機車擠在一起。上次看到有住戶牽著改裝電動滑板車要進去,結果被攔下來,因為法規寫明「非傳統人力腳踏車」都要比照機車停放地下停車場。這些細節真的要多注意,免得白跑一趟還造成別人不方便。 最近梅雨季節,管理室特別提醒大家,下雨天帶傘進出要記得用門口的傘套機。上個月就因為有人把濕傘直接帶進大廳,害得清潔阿姨要一直拖地,後來管委會乾脆在法規裡加註「雨具滴水影響公共區域安全可開罰200元社區點數」。雖然有人覺得管太多,但想想如果老人家滑倒就不好了對吧? 社區大門到底歸誰管?住戶必知的權責範圍 每次進出社區大門,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社區大門到底歸誰管?其實這牽涉到住戶權益和社區管理的權責劃分,搞清楚了才不會讓自己權益受損。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容易引發爭議的話題,幫你一次搞懂社區公共設施的管理範圍。 首先,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社區大門屬於「共用部分」,原則上是由全體住戶共同持有。但實際管理上,通常會由管委會負責日常維護,而物業公司則是執行單位。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社區(如華廈、大樓、透天社區)權責劃分可能會有差異,建議先翻翻你們社區的規約確認清楚。 設施項目 管理單位 住戶注意事項 大門本體 管委會/全體住戶 修繕費用由管理基金支出 電子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