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的迷思:專家解答|如何選擇低納食品?

鈉是什麼?

鈉與健康:不可或缺,也要適當攝取

鈉,一個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聽到的字詞,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卻也容易被誤解,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鈉的真相。

鈉的作用

  • 維持體液平衡: 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維持細胞內外水分平衡和滲透壓。
  • 調節血壓:鈉與血壓密切相關,高鈉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神經傳導:鈉是神經信號傳導的必要元素,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
  • 肌肉收縮:鈉是肌肉收縮所必需的離子,影響肌肉力量和協調性。
鈉的功能 作用 影響
維持體液平衡 調節水分 水腫、脱水
調節血壓 維持血流 高血壓、心臟病
神經傳導 傳遞信號 神經功能障礙
肌肉收縮 控制力量 肌無力

鈉的攝取與健康

鈉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0mg,過量攝取會導致血壓升高、水腫等健康問題,而不足會導致疲勞、頭痛等症狀。

高鈉食物:

  • 加工食品: 臘肉、火腿、香腸等
  • 醃製食品: 鹹菜、泡菜等
  • 零食: 薯片、爆米花等

低鈉食物:

  • 新鮮水果蔬菜
  • 未加工的穀物
  • 豆製品

如何控制鈉攝取

  1. 少吃加工食品和醃製食品。
  2. 選擇新鮮食材進行烹飪。
  3. 閲讀食品標籤,關注鈉含量。
  4. 使用天然香料代替食鹽。
  5. 定期進行運動,幫助排出多餘鈉。

關於鈉的常見迷思

迷思1: 鹽 = 鈉
真相: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只有40% 是鈉。

迷思2: 高鈉一定鹹
真相: 有些食物含高鈉但味道不鹹,如麪包和餅乾。

迷思3: 鈉對身體有害
真相: 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但過量攝取才會有害。

總結

鈉是一種重要的營養元素,適量攝取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通過瞭解鈉的作用、如何控制攝取以及常見的迷思,我們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攝取鈉,維護身體健康。

納是什麼

納與血壓有何關聯?醫學研究揭示兩者的密切關係

鈉,俗稱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但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醫學研究已證實納與血壓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高鈉飲食如何影響血壓

當我們攝取過多的鈉,身體會儲存額外的水分以稀釋血液中的鈉濃度。這會導致血液量增加,從而增加血管壁的壓力,導致血壓上升。研究表明,高鈉飲食會使收縮壓(即心臟跳動時產生的壓力)和舒張壓(即心臟舒張時產生的壓力)分別增加 2-8mmHg。

醫學研究證據

有多項研究支持納與血壓之間的密切關係。例如,2011 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 177 個國家、100 多萬人的數據,發現高鈉飲食與高血壓風險呈正相關。另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減少鈉攝入量可以顯著降低血壓,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納建議攝取量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入量不應超過 2 克(約 5 克鹽)。然而,許多人的鈉攝入量遠遠超過這一建議。研究表明,美國人的平均鈉攝入量約為 3.4 克,中國人的平均鈉攝入量更高,達到 5-6 克。

如何減少鈉攝入量

減少鈉攝入量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 減少使用鹽和鹹味調味料,如醬油、味精和雞精
  • 選擇新鮮的、未加工的食品,並避免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
  • 多在家做飯,並注意控制食物中的鈉含量
  • 在外就餐時,選擇低鈉的食物,或要求餐廳少放鹽
  • 閲讀食品標籤,選擇鈉含量低的食物

總結

鈉與血壓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過多的鈉攝入量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減少鈉攝入量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表格: 不同食物的鈉含量

食物 鈉含量 (毫克/100 克)
食鹽 39,000
醬油 6,700
味精 1,310
雞精 1,230
白麵包 520
雞蛋 70
牛奶 50
蘋果 1

註: 此表格僅供參考,實際食物的鈉含量可能因品牌、加工方法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何判斷日常飲食中的鈉含量過高?

攝取過量的鈉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等健康問題。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食物都含有隱藏的鈉,讓人難以察覺自己是否攝取過量。以下是一些判斷日常飲食中鈉含量過高的指標:

1. 經常食用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 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通常含有高量的鈉,以延長保存期限和改善口感。例如,一包即食麵可能含有高達 800 毫克的鈉,而一包薯片則可能含有高達 150 毫克的鈉。

2. 口味偏重: 喜歡重口味的人通常會在烹飪時添加大量的鹽,這會導致鈉攝取量增加。

3. 經常在外用餐: 外食的鈉含量通常比在家烹飪的餐點高,因為餐廳通常會使用大量的調味料和醬汁來增加風味。

4. 經常食用含鈉飲料: 汽水、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等含糖飲料通常含有高量的鈉。

5. 血壓偏高: 高血壓是鈉攝取過量的一個常見指標。

以下表格列出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食物的鈉含量:

食物 鈉含量 (毫克)
一片麵包 150
一份披薩 700
一份漢堡 800
一包即食麵 800
一包薯片 150
一杯汽水 40-50
一杯運動飲料 45-70
一杯能量飲料 80-100

如何減少鈉攝取量?

  • 選擇新鮮、未加工的食材。
  • 在烹飪時少用鹽,並以香料和草藥來增加風味。
  • 閲讀食品標籤,並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食物。
  • 限制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的攝取量。
  • 多喝水。
  • 尋求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建議。

請注意,上述表格僅供參考,實際的鈉含量可能因品牌、種類和烹調方式而有所不同。

納是什麼

納是什麼?

,我們常聽到的的另一個寫法,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在維持身體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想知道納是什麼?讓我們深入瞭解這個重要的營養素。

納的作用

納主要存在於體液中,包括血液和細胞外液,約佔人體總體重的 0.15%。它在人體中扮演著許多重要的功能:

作用 描述
調節體液平衡 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防止脱水或水腫
傳遞神經衝動 參與神經細胞的興奮傳遞
維持肌肉收縮 幫助肌肉正常收縮 和 放鬆
調節血壓 影響體內水分含量,進而影響血壓

鈉的攝取量

鈉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2,300 毫克,但根據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健康成人每天的鈉攝取量應低於 2,300 毫克,高血壓患者則應限制在 1,500 毫克以下。

高鈉飲食的風險

過量攝取鈉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高血壓會對心臟、血管和腎臟造成負擔,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如何減少鈉的攝取

想要減少鈉的攝取,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選擇新鮮食材:比起加工食品,新鮮食材的鈉含量通常較低。
  •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鈉,例如醃製食品、罐頭食品、冷凍食品和零食。
  • 減少醬料和調味料的用量:醬油、味精、番茄醬等調味料都含有大量的鈉。
  •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 選擇低鈉鹽:市面上有許多低鈉鹽可供選擇,可以幫助減少鈉的攝入量。

鈉不足的風險

雖然過量攝取鈉對健康有害,但鈉不足也可能帶來一些健康問題,例如肌肉無力、疲勞、頭痛和噁心。

結論

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在維持身體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適量攝取鈉對身體有益,但過量攝取則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此,瞭解納是什麼以及如何控制鈉的攝取量,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

鈉,你認識它嗎?

納是什麼?它究竟是一種營養素,還是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大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鈉的奧秘,釐清鈉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如何攝取適量的鈉。

鈉的定義與作用

鈉是一種化學元素,也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在人體內,鈉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中,扮演著維持體液平衡、調節血壓、傳遞神經訊號等重要作用。

鈉的每日攝取量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鈉的攝取量應低於 2 公克。然而,大部分人鈉的攝取量都遠遠超過建議值,這可能是因為飲食中過度攝取加工食品、醃漬食品和含鹽飲料所致。

高鈉飲食的影響

過量的鈉攝取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例如:

  • 高血壓:鈉會增加血液中的水分含量,進而提高血壓。
  • 心臟病: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中風:高血壓也可能導致中風。
  • 腎臟疾病:高鈉飲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導致腎臟疾病。

如何減少鈉的攝取量

想要減少鈉的攝取量,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 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醃漬食品。
  • 選擇低鈉或無鈉的食品。
  • 在烹飪時使用少量的鹽。
  • 多喝水,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鈉。

結論

鈉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過量的鈉攝取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適量攝取鈉,並選擇健康飲食,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表格:高鈉食物與低鈉食物

食物種類 高鈉食物 低鈉食物
肉類 臘肉、香腸、火腿 雞肉、魚肉、豆腐
蔬菜 醃漬蔬菜、罐頭蔬菜 新鮮蔬菜、冷凍蔬菜
水果 醃漬水果 新鮮水果
飲料 運動飲料、含糖飲料 白開水、茶
調味料 醬油、蠔油、豆瓣醬 醋、檸檬汁、香草
零食 薯片、餅乾 堅果、水果

參考資料

  • 營養素與健康:鈉 – CFS
  • 高鈉懶人包|鈉=鹽?高鈉一定鹹?9大須知香蕉橙排鈉防水腫高血壓
  • 「鈉」有4大作用!營養師教你健康吃「鈉」:運動 …
  • 鈉每日攝取量是多少?過多或不足會怎樣?(附高鈉食物表)
  • 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迷思大破解】鹽鈉傻傻分不清楚,1分鐘解答你的迷思
  • 五大高鈉食物報你知!營養師教你掌握生活中減少納含量的小秘訣
  • 鈉:事實與迷思 – CFS
  • 納的解釋|納的意思|漢典“納”字的基本解釋
  • < 納 : ㄋㄚˋ >辭典檢視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